撒 009 2016

即时新闻

“冬霾”是怎样炼成的?起底内地治霾困局

点击数:1415次  发布时间:2018/12/07 14:08 作者:1 来源:网络

中国清洁门户:
关键词: “冬霾”是怎样炼成的?起底内地治霾困局

 寒冬已至,恼人的雾霾再次成为一个大家绕不开的话题。《凤凰周刊》2017年的一篇报道,对冬霾治理的总结,至今看来仍有借鉴意义。

  接到新一轮重度雾霾即将到来的气象预警短信后,北京市民钟宁终于忍无可忍,连夜收拾好行李,第二天天一亮,便带着妻子和一岁多的女儿踏上了“逃离雾霾”之旅。

  “去哪儿不重要,只要一直往南走,到没有雾霾的地方停下就可以。”坐在南下的动车上,钟宁这样计划。然而当他发现,在飞速行驶了4个小时后,动车仍然没有从霾区突围时,对霾的恐惧感再度加剧。

  最终,钟宁一家抵达厦门,却发现连这个昔日一尘不染的东南沿海风景旅游城市,也在讨论着当地雾霾为何越来越严重的问题。

  同样决定“避霾出行”的苏莹,则选择带着一个月内“过敏性咳嗽”反复发作多次的女儿到东南亚吹吹海风。因为她早已发现,这个冬天,原本仅属于北方部分地区的雾霾问题,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话题。打开手机里的空气质量指数APP,地图上经常呈现连片的暗红色。从东北的白山黑水到海南岛椰林沙滩,从天府之国四川到港澳台,大半个中国都陷入严重的空气污染。国内似乎已经“避无可避”。

  为了赶早班机尽早脱离雾霾,苏莹一家天不亮就奔向首都机场,然而到了高速公路收费出口,眼前的景象令她震惊。尚未消散的夜色里,伸向T3航站楼出港大厅的高架桥上,排满了一列列看不到尽头的小汽车,灰黄色的雾霾中,一只只车尾灯闪烁着昏黄、暗红的光线,似乎透出车内的主人那期盼离开、焦虑到望眼欲穿的心情。

  “有那么一刻,我竟恍惚产生了世界末日大逃亡的幻觉。”苏莹说。在此之前,她只是觉得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,眼前的景象让她确信,雾霾还在人们的情绪和心灵上笼罩了一层厚厚的阴影,让大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遭遇重挫。
 

  雾霾,特别是冬季雾霾普遍未见好转,部分城市甚至有演化为“气象灾害”之势,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大气污染治理难以回避的核心问题。

  随着雾霾不断漫延,连心态最平和的人也坐不住了,纷纷质疑最近几年来,空气污染究竟是否好转,如此频繁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,问题到底在哪里。人们发现,答案比充满了灰霾的空气还模糊。唯一可以确认的是,短期内摆脱雾霾几无可能,对中国人来说,治霾,既是一场攻坚战,又是一场持久战。而这场与雾霾的“肉搏战”,也许才刚刚开始。

  冬霾已成常态?

  这个冬天,中国很多地方,特别是京津冀地区,经历了多次持续时间长、影响范围大、污染程度极其严重的雾霾天气。多地空气污染指数反复爆表,高速公路和机场航班交通受限。

  “冬季严重雾霾使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进度受阻,今后大气治理应更加重视冬季的特殊情况。”上海青悦的负责人刘春蕾曾说,“同时未来的空气治理面对的挑战会越来越大。”

  今冬的雾霾让人们回忆起2016年末至2017年初那个冬天的几轮重度雾霾,可称是过去几年来波及范围最广、持续时间最长、污染程度最重的空气污染“灾难”。当时,中央气象台称,中国北方地区仅12月就经历了3次大范围霾天,卫星监测显示,霾区一度侵袭超过200万平方公里,波及12个省市,经常是一波雾霾刚离开3、4天,另一波雾霾就紧随而来,令民众几无喘息时间。
 

  2017年1月3日,安徽阜阳,有市民戴着口罩在充满烟雾的广场上跳舞。在中国一些地方,人们对严重的空气污染早已司空见惯。

  种种现象,基于一个已经形成且正在加固的现实困境:冬季雾霾正在越来越严重。

  记者分析发现,2013年是包括北京在内中国众多城市开始监测并公开PM2.5污染数据的第一年,自2013年以来,大范围雾霾天频繁在冬季发生,广泛覆盖中国各省。灰霾“攻城略地”,不时让整个12月、1月沦陷。这一时期,PM2.5监测最容易爆表,污染超标最严重。

  历次影响最重大的事件包括:2013年1月的严重雾霾,覆盖范围涉及17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波及1/4的国土面积,影响人口约6亿。北京市的统计显示,2013年1月的31天,北京仅有4个优良天,其余全部都是污染天,而且连续三天以上重度污染的过程达到3次之多。

  2013年12月的中东部严重雾霾事件,是中国2013年入冬后最大范围的雾霾污染,长达12天,几乎涉及中东部所有地区。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浙江、上海等多地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级别,使得京津冀与长三角雾霾连成片。

  在此情况下,2014年1月6日,国家减灾办、民政部在通报2013年自然灾害情况时,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“自然灾情”。

  2015年冬天,中国首次发出最高级别的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。当年12月7日,北京市启动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红色预警。此前,《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(试行)》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发布,但或许是考虑红色预警带来的社会影响,政府迟迟未因污染严重而拉响警报。

  红色预警一旦开启,几乎成为此地区冬季的空气污染常态。同年的12月19日,北京市不到两周时间里,第二次因严重雾霾威胁启动了红色预警。

  几天以后,河北省气象台也发布了史上第一个霾红色预警,石家庄市等至少7个地级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最高级别减排措施。

  最高级别的预警意味着,社会各方面要采取最严格的应急措施以降低污染,包括实施汽车单双号限行;工厂停工或限产;工地停止室外作业;社会还需做好污染防范,比如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等。
 

  2016年12月,北京市透露拟将霾写入《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(草案)》,虽然雾霾是否属于气象灾害引发了气象、环保专家们的激辩,但是在民众眼中,冬季频繁的霾天给社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,显然已经构成灾害级别。

  由预警引起的防范措施,覆盖教育、交通、工业等社会各个方面,牵涉数千万乃至数亿人的生产和生活。更严重的是,雾霾还成为呼吸道疾病、抑郁症等一系列身心疾病的发病元凶,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。

  治霾:“不仅人要努力,还要天帮忙”

  追溯冬霾的元凶背后,也透露出了整个京津冀地区的治霾困境:等待被解决的污染源太多了。不仅是民用散煤,其他包括工业用煤、集中取暖用煤、机动车尾气、工地扬尘乃至餐饮源等,再加上区域之间的污染输送,导致整个地区出现了“雾霾一体化”。

  “解决雾霾,不仅人要努力,还要天也帮忙。”河北一位地方环保官员说。因为空气是流动的,污染物可以传输扩散,一个地区要有干净的空气,并非本地不烧煤就可以实现。

  石家庄当地的大气专家表示,石家庄相当部分污染物来自周边,而河北省燃煤产生的污染物,通过区域传输,也为霾攻占整个京津冀地区输送了足量的“弹药”。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曾多次指出,除了本地排放污染,区域污染传输,尤其是偏南风时,对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显着。

  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还会受到更广范围内的周边省市的影响。“大量的观测分析和模式研究都表明,京津冀大气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积累加上外地传输导致的。其中,京津冀三地自身的排放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,对PM2.5污染的贡献约为70%左右。周边省市的区域传输对京津冀PM2.5污染的贡献约占30%。”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曾指出。

  大气污染需要整个地区联防联控,但这恰恰是目前很难做到的。在雾霾污染源极度多样化,且地区之间相互影响严重的状态下,目前主要除霾途径被总结为“基本靠风”,而这也成为目前中国冬季雾霾面对的主要困境。

  河北省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王晓利曾说,一个地方表现出大气污染有两个原因,一是有污染物的排放,二是看污染物的排放在哪儿。他打了一个比方,描绘出了污染和气象之间的这种关系:“在茶杯里头滴一滴墨水,这个茶杯里的水肯定就颜色很深,污染很重。在游泳池里滴一滴墨水,可能这个游泳池水的变化,什么也看不出来。就是说污染有两个因素,一个是污染物的量有多少,第二个是盛放污染物的容量有多少。”

  王晓利解释,没有风的时候就没有容量,把原来游泳池那么大的空间变成了茶杯了,污染就显示出来。但是有风的时候,它垂直也好,水平也好,大气就扩散了,就相当于把茶杯里的水又倒到游泳池里头去了,所以它就表现得比较明显。

  在冬天,石家庄以及整个京津冀地区的污染之所以表现严重,既是因为污染物的排放和气象条件,还有地理位置的关系,导致此地区很多城市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杯面很高的“茶杯”。

  河北省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赵玉广解释说,河北省西边是太行山脉,北部是燕山山脉,像有两堵大墙挡在面前。偏南风吹来的污染物遇到高山阻挡后只能在河北平原地区堆积,造成污染物浓度升高,发生重污染天气。
 

  2016年12月17日早晨,乘坐飞机拍摄吉林省长春市上空,薄雾中的城市烟囱林立,场景十分震撼。

  而北京三面环山,不刮风,污染物就容易在这个只有一个狭小缺口的“茶杯”里积累,无法扩散出去。如果北京遭遇微弱的南风,原来的“墨水”既走不出去,“茶杯”的“墨水”还会越来越多,有的是来自另一个“茶杯”,譬如河北的污染物也被装了进来,故而污染越来越重。

  冬天,污染物这壶“墨水”在“茶杯”之间的腾挪转换,扩散形势能否有机会变成“游泳池”,很大程度上要“听天由命”。当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有利时,污染形势就能缓解。而基本上只要有雾天,污染就会升高变成霾。

  正是由于气象和空气污染的这种关系,才会衍生出此前是否把雾霾列作气象灾害的争议。2016年末,北京市政府在修订《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》时,计划将霾列为气象灾害的一员。就在跨年重霾袭来的前夜,条例草案进入三审,这让舆论沸腾不止。

  治霾是一场攻坚战,更是持久战

  从气象学角度看,未来气象变化很可能继续不利于空气污染治理。记者采访河北、北京等地的环保气象专家,他们普遍认可这个观点。而频繁的冬霾,时间长、次数多、污染浓度大,不仅将拖累政府考核的数字指标,比如全年的PM2.5平均浓度下降,而且很难改善公众对雾霾治理有效程度的观感。

  根据中国气象局方面的数据,雾霾严重的2016年冬天,当年的气象有异于常年。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李明媚曾称,2016年12月,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。全国同期平均气温为-0.3℃,比常年同期偏高2.6℃。12个省(区、市)经历1961年以来最暖的12月。
 

  公开信息显示,2016年是强厄尔尼诺现象的次年,延续了气候异常的影响,进入秋冬季以来,全球普遍出现异常气候,多个国家包括基本解决空气重污染问题的英国、法国、韩国等发达国家,也接连发生较高强度、较大范围的重污染事件。

  2017年的中国跨年雾霾重污染天气期间,中央气象台不但发布了霾橙色预警,还发布了史上首个大雾红色预警。这是中国2014年雾预警标准修订后,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最高等级的大雾红色预警,其标志是: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强浓雾。

  业界认为,雾中有霾,霾中有雾,雾霾合二为一,导致能见度和空气质量进一步下降。2013年以来,冬季气象条件的确总体变得不利,导致近几年冬季的大气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。

  “这里面反映了两个问题。一个是冬季强化措施还不够,需要进一步强化。第二是冬季的气象条件变化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困难、更复杂、更不利。”时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2017年1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。

  陈吉宁也打了一个比方来形容这种困境。他把污染物比作负重,把气象比作隧道,“就像是我们这么大的负重在走一个隧道,到了冬季的时候,这个隧道突然变窄了,而且这个隧道不仅冬季变窄了,而且变得越来越窄。这是有科学依据的。”

  中国工程院的报告称,中国近年经历了非常不利的污染气象条件,尤其是北方地区冷空气不活跃,强度弱,风速小,温度明显偏高。数据还指出,比如北京,冬季气温偏高1.6度,小风和高湿概率逐年提高。北京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显示,2013年以来采暖季的大风频率都在10%以下,小风和高湿频率都在50%以上,最近三年还在逐步上升。2016年冬季的小风和高湿频率已经接近60%。

  这样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。《凤凰周刊》记者从石家庄环保部门获悉,他们的研究认为,由于气候异常,近年来该市的大气环境容量也在逐渐降低,还有风速逐年降小等因素,都不利于污染物扩散,加剧了地区空气污染。

  更棘手的是,这样的气候条件还有助于PM2.5的生成。 譬如冬天的采暖期,燃煤变得更多,对PM2.5的贡献变得更加巨大。煤炭燃烧直接排放的污染物,直接贡献了PM2.5;相当部分PM2.5不只是一次产生的,而是经化学反应二次生成。燃煤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,对PM2.5做出第二次贡献,加剧了PM2.5的浓度增高。

  其实早在2013年11月,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《气候变化绿皮书:应对气候变化报告》就曾指出,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,其中,雾日数呈明显减少,霾日数明显增加,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着。

  不过,当时的报告强调,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,仍是中国大陆地区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。

  《绿皮书》还指出,从空间分布看,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,大城市比小城镇增加明显趋势,呈现雾霾持续时间长、范围广、影响大、污染重等特点。华北、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都在呈增加趋势。令人意外的是,相比京津冀地区,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雾霾天数增加甚至更快。

  官方试图通过释放PM2.5指标变化的消息,缓解公众焦虑。2017年1月,环境保护部通报称,从2015、2016年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PM2.5日均值浓度来看,全国PM2.5平均浓度在下降,空气质量总体向好,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减少,优良天数比例明显上升。

  其中尤其提到京津冀区域,从近四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PM2.5日均浓度来看,该地区空气质量总体改善,各省市PM2.5浓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。区域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,优良天数比例明显上升。

  不过,环保部也承认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,夏季空气质量改善显着,而重污染天气多发于冬季。

  “不能寄希望明年会从暖冬变成冷冬,气象条件会有很大改善。”虽然陈吉宁在2017年1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直言,他很难给出北京雾霾的治理时间表,但是很显然,假若冬日的雾霾无法尽快得到针对性地改观,这将成为中国空气治污战当中越来越重的负担。

中国清洁门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清洁门户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清洁门户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。
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。
③ 有关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。
※ 联系方式:中国清洁门户网 QQ:2031187338

分享到: QQ空间 更多
[关闭当前页]

 

友情链接:商洛之窗资讯  商洛之窗  it搜狗数码频道   东风热线   公路网   公路网商业资讯   商洛之窗企业资讯
花呗套现 花呗套现的方法1 花呗有几种套现方法? 花呗直接提现 花呗京东白条取钱